
日前, “‘沪港联动 科创共融’2025沪港创新项目评选”颁奖典礼活动举行,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接受解放日报记者专访。
“我在香港看到媒体报道上海某个区域、某个项目时,如果正是自己工作期间经历过的,就很想回来看看。”梁振英回忆起上世纪在上海参与第一次土地批租、住房制度改革的日子,“如果有时间City walk,我想去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,看看太阳广场。”那里,是中国第一块有偿出让使用权的土地。

“沪港两地有很好的合作的条件和空间,”梁振英说,上海有着辽阔的下游、齐全的产业链、广阔的应用场景,而“一手拉着国外,一手拉着国内”的香港,“已经不是过去大家形容的那种物理性的或地理性的平台、窗口、门户,而是一种关系型的超级联系人。”
“香港就有很多的企业,很多的工商科技界人士,可以帮上海的朋友找到出海‘门路’。”梁振英说期待,未来能打开沪港交流合作新空间。

梁振英认为,香港就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大都会,本身具有比较独特的次文化,“它当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,但是它也有一些跟中国大陆文化不一样的地方。”梁振英说,香港饮食文化跟内地很接近,“我们中国人的往往到了尤其是西方国家旅游,没过三天就想吃中国菜的,到处找中国餐馆,在香港就肯定没有这个问题。”

1990年5月9日《解放日报》曾刊登梁振英有关文章。他正在翻看影印版。张驰 摄


亿腾证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